过去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只能看到洁白的月盘和点点繁星。
但是随着一些用来观测天体的工具被创造出来之后,我们看到了宇宙中各种千变万化的结构。
你们知道目前宇宙中最大的结构是什么吗?
就是由超星系团构成的丝状结构,它可以和空洞构成宇宙最大尺度的长城。
宇宙中的超大结构如何形成?
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结构会因为什么而崩塌?
崩塌后会造成什么现象?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哈勃望远镜观测到正在崩塌的几根高达5光年的“柱子”是什么,以及导致其崩塌的“蛀虫”是什么?
创生之柱的拍摄
哈勃望远镜在宇宙中拍摄到了很多奇观,但是要说NASA的哪张照片最抢眼,那应该还是“创生之柱”了。
创生之柱是距离我们大约7000光年的鹰状星云的一部分,其中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
它由三根巨型的“柱子”组成,柱子的直径大约有1光年,高度达到5光年。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5年4月1日,它是由哈勃望远镜第二代广域和行星照相机的四架不同的机器共同拍摄的32张影像的集合体。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其实是一张合成的照片。
它的色彩十分丰富,这是因为不同元素发射出来的光的颜色不同。
在星云中,氢元素是绿色,电离的硫是红色,少了两个电子的氧原子是蓝色,它们共同组成了这张照片中奇观。
创生之柱正在崩塌
2014年哈勃望远镜观测到创生之柱变得比之前透明了,也就意味着,它正处于崩塌中。
并且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创生之柱出现了喷射位移的现象,计算后得知其移动了600亿英里,每小时的移动速度达到450000英里。
此前科学家就发现,创生之柱所在的鹰状星云中,有大约8100颗恒星,其中最亮的一颗是太阳的100万倍,质量达到太阳的80倍。
在星云中有大量电离出来的氢,所以这个区域是活跃的恒星形成区。
而刚好创生之柱就位于鹰状星座的中心位置,也就是恒星活动最密集也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
- 创生之柱中的“蛀虫”
在创生之柱中,科学家观测到了大约20颗恒星即将爆炸,并且在其附近还发现了一团炽热的尘埃。
尼古拉斯·弗拉吉认为这就是超新星产生的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可能会侵蚀创生之柱,使其崩塌。
这些新恒星就像是我们牙齿的蛀虫一般,它们发出的大量强紫外线,会将星云中的气体吞噬掉。
当这些新恒星不断形成之后,星云也会随之消失,这种现象就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光致蒸发”。
而且创生之柱中的原恒星质量,有很多都比太阳大很多倍,当这些恒星将内部的气体燃烧殆尽后,就有可能发生超新星爆炸,随后就需要吸收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来形成新的恒星。
所以当创生之柱中大量的原恒星爆炸诞生出新恒星时,它其中的气体就会被大量侵蚀,尘埃也会被其不断地吸收。
所以当新恒星的形成到一定程度时,创生之柱也就逐渐崩塌了。
如果那团被发现的尘埃属于冲击波,那么根据计算创生之柱可能在6000年前就摧毁了。
而我们观测到创生之柱距离我们有大约7000光年,所以它很有可能已经被摧毁了。
按照光速传播来计算,我们要观测到创生之柱被毁灭的想象,或许要再等1000年左右。
但是部分科学家有人为,那团炽热的尘埃应该不是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如果是,我们观测到的应该是更强的射线和X射线辐射,并且这种大质量恒星的风还会产生尘埃,这样一来创生之柱受到的侵蚀速度就会变得缓慢。
- 创世之柱的崩塌是必然
至于这团热尘埃云到底是由什么产生,斯皮策科学中心弗拉杰的顾问阿尔贝托·诺列加-克雷斯波博士认为,除了新恒星的光之外,还有别的物质正在加热尘埃,但到底是什么,还需要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中波长较长的红外数据给我们答案。
但不管创生之柱是否已经崩塌,它的消失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它的产生本来就是一些更老的恒星爆炸后的残骸。
恒星爆炸后很多分离出的物质在经过漫长的时间后又聚拢在一起,形成现在星云中的恒星。
而且我们之所以能够观测到鹰状星云,并发现这个创生之柱的结构,就是因为其中的恒星的质量和亮度巨大,所以才会被轻而易举的观测到。
而一颗恒星不会一直在宇宙中存在,它早晚都会因内部的物质燃烧殆尽后消逝。
而它的命运如何又与其质量有关,像创世之柱的大质量恒星,不仅燃烧物质的速度很快,而且当它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八倍,就会产生超新星爆发。
随后就会出现我们前面说的新恒星的诞生,导致创世之柱崩塌的现象了。
与创世之柱一样的存在
我们看到宇宙中的星云总是浪漫的存在,不过它们的形成机制并不相同。
一些星云是由星际介质中的气体形成,它是一种十分庞大且宽广的分子云,这类星云存在的区域都是最冷且最密集的相位。
和创世之柱一样的恒星形成区域,是一种和巨大分子云有关的发射星云。
在自身的重量作用下,这种分子云会发生崩塌,然后形成原恒星,大质量恒星一般都形成于这些星云的中心位置。
- 玫瑰星云(NGC2237)
玫瑰星云位于麒麟座一个庞大分子云的末端,它是一个巨大的电离氢区。
玫瑰星云的花瓣像是一个诞生新恒星的育婴室,那些对称的形状都是由位于中心的年轻的恒星星团发出的行风和辐射形成。
这朵宇宙情花的直径大约130光年,距离我们约5200光年,它的亮度并没有很高,因此我们没有办法用肉眼看到。
但是通过相机的长曝光,我们就可以拍摄出其绚丽的颜色,看到一部分玫瑰星云的倩影。
- 猎户星云(M42)
猎户星云是位于猎户座的一颗弥散星云,它是银河系中最年轻的星云,并且离地球很近,只有1500光年。
它的亮度很高,如果在北方的夜空中,我们都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
它就像一头展翅的火鸟,遨游在宇宙中,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做“火鸟星云”。‘
在图像上,我们可以观测到猎户星云的中心位置,有多达110颗恒星,但是这还不是全部,因为还有因为还有一些比较黯淡的恒星,没有被天文望远镜观测到。
这些恒星的年龄大部分都在30万年-100万年之间,在银河系中,它们就像是还没学会走路的婴儿,与我们太阳系中恒星的形成时间相差甚远。
- 天鹅星云(M17)
天鹅星云也被称作欧米茄星云,位于人马坐上,它的直径大约有15光年,距离地球约5000-6000光年。
它是银河系中最亮且规模最大的恒星形成区域之一,它的形状就像天鹅的脖子。
在它的中心有100多颗,质量超过太阳很多倍的年轻恒星。
科学家可以从图像中清晰地看到其中的9颗原恒星。
科学家们根据此还计算出了星云不同分区的年龄,然后得出结论,天鹅星云并不是同时形成的,而是经历了多个恒星形成时期。
其形成过程由中部开始,然后到达北部,最后形成南部的星云区域。
这些星云在宇宙中不仅有绚丽多姿的形状,关键还是恒星形成的区域,其中的气体和尘埃就像是婴儿成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当很多恒星形成并长大之后,这些美丽的结构也会慢慢消失。
只写有意思、有想法、有意义的科普。关注身边小事,聚焦生活大事想要啥都懂,关注看科普小百科。